本文主要讲如果大雄有恐龙百科全书,那一定就是这本书,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大雄与他的恐龙,大雄的新恐龙与大雄的恐龙,恐龙大百科阅读等问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,今天樱时号就来谈谈大雄与他的恐龙,大雄的新恐龙与大雄的恐龙。
就在去年,一部叫做《哆啦a梦:大雄与新恐龙》的电影唤起了我的童年记忆,没想到我儿子也非常爱看。
电影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。大雄发现了一块恐龙化石,原本是为了和同学赌气,他央求小叮当让化石孵化恐龙,没想到却孵化出了一对恐龙双胞胎小咪和小咻。他们甚至为了小咪和小咻重返白垩纪,发生了一系列冒险故事。
故事中最让我感慨的是大雄和那一对恐龙双胞胎之间的感情。他会为了恐龙双胞胎生病而不眠不休彻夜照顾,也会翻阅《恐龙百科全书》去了解这对恐龙双胞胎的物种类型和向其他人请教如何饲养恐龙。

所以,当4岁半的儿子看到我买的这套《小学馆大百科恐龙》时,问我说:“这是不是就是大雄的恐龙百科全书?”我真的是会心一笑:“对哦,这就是日本小朋友读的恐龙百科全书呢!”
这套《小学馆大百科恐龙》是一本关于恐龙的专题百科全书,原作者富田幸光是日本人。整套书结构清晰、内容严谨,材料翔实,全面介绍了恐龙的生活环境、不同种类的恐龙的特征以及恐龙的系统。我觉得儿子说的非常正确——如果大雄有恐龙百科全书,那一定就是这本书。

别说孩子了,光阅读《小学馆大百科恐龙》的目录,我这个不了解恐龙的老母亲就有不一般的收获,顺利掌握了恐龙的分类。

《小学馆大百科恐龙》在初步介绍了恐龙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之后,从“什么是恐龙”开始,以图片和类比的方式给孩子们介绍了“恐龙”的定义,继而展开介绍了恐龙的分类。整套书以恐龙的分类为主线,逐一介绍了蜥臀类和鸟臀类恐龙等49个恐龙群体。孩子们阅读这本书的目录,就能对恐龙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完整的了解,足见作者的匠心。
虽然是一本百科类科普读物,可这本《小学馆大百科恐龙》一扫当下百科类科普读物略沉闷的特点,善于使用类比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具体的科普知识。

比如,在介绍“什么是恐龙”时,这本《小学馆大百科恐龙》特意拿出了孩子们非常熟悉的鳄鱼和恐龙做类比。仔细想想,恐龙和鳄鱼的长相还真有点类似。观察鳄鱼和恐龙腿部的不同朝向,就可以了解科学家在定义“恐龙”和“鳄鱼”时的“不同”了。结合图片和问题,孩子们能够很直观的区别出恐龙和鳄鱼。

关于每种恐龙都是从定义开始,进而逐一介绍,体系性超强。比如,在介绍兽脚类恐龙是,通过一个巨大的标志性恐龙霸王龙图片介绍兽脚龙的共通性——匕首般尖锐的牙齿、双脚走路,大多数是肉食性恐龙。这一页下方还介绍了最大的和最小的兽脚类恐龙,并用人的身高作类比。孩子们看到图片,会对介绍的棘龙和始中国羽龙的大小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。

每一“类”恐龙都用一至两页作了介绍,简洁但信息量巨大。全书按照每一个恐龙的科名、全长、食性、生存时代和化石被发现的地区分别作了讲述。在介绍的过程中也兼顾了趣味性,增加了不少恐龙小常识或者是恐龙化石的内容。
比如,在讲解曙奔龙的相关内容中,还特意提到了恐龙的命名。原来,曙奔龙的得名居然经历了15年的时间。看来,大雄发现了新物种恐龙,要想给这种新物种恐龙命名估计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了。

全书覆盖的内容很广,绘本故事中经常提及的霸王龙、棘龙、翼龙等都有介绍,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兴趣。而且虽然标识为“小学馆”,亲测和四岁半孩子共同亲子阅读也是极好的。
在阅读这本书中,建议可以配合其他恐龙故事书。孩子一边观察绘本中的恐龙形象,一边翻翻本书中的恐龙特性,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收获。